太湖新城集团瑞景城市服务公司细分物业服务领域,创新打造包含“瑞游”“瑞服”“瑞学”“瑞居”“瑞邻”五个子板块的“瑞+”品牌矩阵,今年推出“景上”高端物业品牌,进一步丰富了业务场景。“产业+服务”“校园大物业”“售楼处物业”等多种服务体系逐步建立,服务价值日益凸显。
官网显示,呼和浩特城市燃热集团,是由原呼和浩特市城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更名,原富泰热力公司、燃气热力公司国有股权重组整合纳入集团公司,是隶属市政府的国有控股公司, 2021年8月23日正式注册更名。集团涉及业务板块涵盖城市供热、房地产、物流、物业、客运等多个领域。
8月8日,乘联会公布了最新的销量数据。
7月份,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销量达到了87.8万辆,首次超过了50%,达到51.1%,相比去年同期提升足足15个百分点。
“换道”新能源这步大棋,获得了巨大的成功。
但从另外的角度,7月份纯电动车的增长率为14.3%,插电混动车的增长率则是80.4%,后者是前者的5倍有余。
实际上,这几年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长,插电混动的贡献一直更大。这个曾经的“过渡”技术路线,已经开始喧宾夺主。
而纯电动车的增长,则是一路放缓,似乎已经逼近拐点。
明明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,纯电车为何涨不动了?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。
(1)哑铃型结构,里程焦虑仍在?
提起纯电车,前几年提得更多的还是“里程焦虑”,这也是横在所有纯电车目标用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但这几年似乎很少听说这个词了,这倒不是说纯电车不存在“里程焦虑”了,而是大家“想通”了。
首先,电池技术和节能技术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,新一代的电池不仅能量密度更高,安全性也更好。同时,新车的风阻更低,电控也更加合理。
这些因素叠加到一起,就是小米SU7这样的中大型轿车,只用73.6度电就能跑700km了。
哪怕是打一些折扣,实际550km以上的续航,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也够用了。
当然了,更关键的还是消费者思想的转变。
纯电动车逐步两极分化,10万以下的代步车和2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,纯电动车逐渐占据主流。
至于10万-20万的主力家用车,反倒是渗透率不足。毕竟如果家里只有一辆车的话,纯电车出远门还是不太方便。
对于代步小车来说,纯电动车有着绝对的优势。毕竟用车费用确实低,而且空间利用率和驾驶体验确实强于同价位的燃油车。
以比亚迪海鸥为例,一公里出行费用只有6分钱左右,每年跑两万公里保养费用不到1000元,对比燃油车都有绝对的优势,这也是A0级及以下的市场被燃油车攻占的关键。
但我们也应该看到,小车市场已经趋近饱和。
曾经不可一世的宏光MINI EV,销量也已经趋近“正常”。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家充桩,这也意味着剩下的市场已经很难被攻占。
20万以上的市场倒是还有机会,但对手也同样强大。
不仅经典燃油车降价后依然强大,还要被更全面的插电混动车“抢食”,纯电车的突破任重而道远。
(2)增程高插混,纯电技术的另类助攻?
插电混动车型虽然迎来了大爆发,但数据也十分有趣。
那就是增程电动的增长大于传统插混车型的增长,两者的增长之比大约是7:12,这还是在行业龙头比亚迪押注插电混动路线的成绩。
如果比亚迪也做增程的话,甚至我们能看到这条技术路线“一统天下”。
其实增程技术的爆发,也是得益于纯电技术的发展。在纯电续航100km以下时,增程技术相比插混技术压根没有竞争力。
毕竟纯电续航太短,还是要更多地依靠“烧油”,这时候插混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。不仅可以利用发动机发电,当车辆进入高负荷,电机效率不足时,发动机还能进入直驱,拒绝“中间商赚差价”。
但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,这个问题烟消云散了。现在增程车的续航动不动就达到300km,市区通勤可以完全不用发动机介入,甚至200km以内的远途出行电量也足够应付。
这个时候“混不混”似乎没那么重要了。绝大多数工况就是用电,偶尔用油顶一下,轻松解决了里程焦虑。
因为这块市场太大,增程技术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。
以东风eπ007为例,新车搭载了马赫动力1.5L混动专用发动机,油电转化率可以做到3.55kWh/L。
一款大尺寸长续航的增程车,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只有4.2L,甚至比A0级小车还省油。这样即使是亏电,消费者也不用担心用车费用了。
而且新一代的智能增程系统,还有了更加全能的功能,比如可以进行SOC车速判定,就是用多级保电MAP策略来自动平衡SOC,即使是亏电状态也不用担心失速。
甚至亏电加速也依然很快,亏电状态都能跑到145km/h的最高车速,这放在以前谁敢想?
(3)纯电空间依旧大,需大力破局?
按照最近两年的状态,纯电车的增长确实越来越慢,俨然要变成“陪太子读书”了。
但功夫汽车认为,其实纯电车的增长空间依旧很大,只是需要厂家和消费者继续努力。
为什么15万级的用户不愿选纯电车?因为在这个级别,比亚迪宋已经足够全能,真正的可油可电,空间也够大,再加上一些对手,混动车牢牢把住了这个级别。
一些经典的合资B级车、紧凑型SUV也降到了这一价位,能选的好车实在是太多了,大家自然不想看纯电车。但慢慢地,情况也发生了一些改变。
前阵子吉利上了一款新车银河E5,就是投注到这个级别的一款“试水”车型,它的出现打破了纯电车“贵”的印象。
10.98万起的一款车,有着四米六的车身,不输中型SUV的空间。全系配160kW大电机,零百加速6.9秒。关键作为大空间SUV还非常省电,百公里电耗只有11.9kWh。
新车还配了魅族Flyme Auto系统,并且有1000W的Flyme Sound 16扬声器。
除了吉利的大手笔之外,马上小鹏的MONA M03也要来了,这是一款将智驾卷到10万级的车型,同样值得期待。
除了厂家推出更具诚意的车型之外,还需要消费者的配合。很多家庭之所以选择混动车,归根到底还是不放心。
哪怕95%以上的用车都是在市区,也觉得有个发动机在“放心”。
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这批人换车时,很大概率就会选择纯电车了。毕竟续航里程更长,用车更省,驾驶 体验更好。
不过这一切的发生,还需要时间。
(4)功夫拍案
纯电动车的增长放缓是意料之中的事,小车市场已经被占据得差不多了,高端突破也越来越难。
因此虽然新能源车的整体增长率依旧可观,但纯电车已经“涨不动”了,这种情况短时间内恐怕改变不了。
不过已经有厂家开始向混动和燃油车的主力市场进军,最典型的就是银河E5和MONA M03,价格打下来了,配置打上去了。
更大的助力可能还是消费思维的转变,其实现在买燃油车的人,大多数都适合买混动车,买混动车的人大多数都适合买纯电车,只是大家依旧没那么放心而已。
增长最快的增程车萧山股票配资,其实不就是纯电车的“马甲”吗?等大家真正用电无忧的时候,就是纯电车一统天下的时候。